维生素D补充讲究多你还在不靠谱的“晒娃”吗?

    2015年第二届中国婴幼儿发展论坛上,婴幼儿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提出了新标准,婴幼儿早期营养面临着新的挑战。与老版本相比,新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下调了蛋白质、钙、磷、钾、钠和推荐摄入量,同时上调了维生素D、叶酸、B12、碘等营养素的每日需要量。文章还指出,在我国现有儿童当中,维生素D充足率仅有28.3%,其余的都处于缺乏或不足的状态,导致佝偻病的发病率持续走高。

    冬季日照指数偏低,缺乏维生素D的现象更突出。那么,“如何正确补充维生素D”成为妈妈圈的热门话题,而部分妈妈觉得,多晒太阳身体就会合成维生素D,不必过分担心。那么,通过“晒娃”来补充维生素D的靠谱指数究竟有多少?为此,小编特意搜集了一些关于补充维生素D的常见问题,我们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

    主观型:冬天补D就可以了,夏天不用多此一举。

    靠谱指数--1颗星,推荐指数--1颗星

    0-3岁婴幼儿,尤其是早产儿、双胞胎以及人工喂养的婴儿,是缺乏维生素D的主要群体,因为他们先天的营养储备不足,后天如果摄入不足,佝偻病发生风险会大大增加。特别是在寒冷的北方冬春季和南方的梅雨季节,日照并不能满足日常所需,合理补充维生素D对预防佝偻病尤为重要。

    因此,“冬补,夏不补”的观点是错误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合成维生素D量的多少与年龄、性别、纬度、皮肤裸露面积、照射时间、紫外线强度、皮肤颜色等多种因素有关。随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雾霾天气造成紫外线照射弱,加之城市人户外活动比较少,孩子得不到充分的阳光照射,夏季同样会出现维生素D缺乏。所以,夏天补充维生素D可不是多此一举,而是必不可缺。

    糊涂型:“晒娃狂魔”,天天带宝宝出门晒不停!

    靠谱指数--2颗星,推荐指数--1颗星

    网传最多获取维生素D的方法就是晒太阳,但对于0-3岁的宝宝们来说,由于他们的皮肤表层比较娇嫩,是不能长期大面积裸露日晒的,不仅容易晒伤,还会增加成年患皮肤癌的风险。对于大人来说,只要经常晒太阳,多吃些维生素D含量丰富的食物,如海水鱼、动物肝脏、蛋黄和其他植物性食物,就能够获得一定量的维生素D。但是,鉴于婴幼儿不能长时间暴晒在日光下,再加上日常饮食比较单一,动物肝脏又有富集重金属和毒素的风险,不可频繁食用,因此医生往往会建议额外补充维生素D。

    恐慌型:孩子缺维生素D了?怎么补?赶紧补!

    靠谱指数--4颗星,推荐指数--3颗星

    如果妈妈们有及时补充的意识,是很值得称赞的。根据目前正在使用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修订版介绍,0-3岁的宝宝的每日维生素D适宜摄入量为10μg(微克)-20μg(微克)之间。换算成国际单位后宝宝每日维生素D的适宜摄入量为400IU-800IU,在《中国国家处方集(儿童版)》中,婴幼儿的维生素D指导剂量同样有此规定,每日按照这个剂量补充,是安全、有效的。如果没有出现典型佝偻病症状,每日补充400-800IU剂量就够了;如果宝宝有典型的佝偻病前期症状,需要明确诊断并在临床医生指导下增加补充剂量。

    明智型:根据医生建议每天AD同补,各项指标正常。

    靠谱指数--5颗星,推荐指数--5颗星

    全球范围内主流的维生素AD产品都是人工合成制剂。对于婴幼儿这个特殊群体,应选择适宜的剂型,根据小编的经验,年纪较小的宝宝适宜选择单粒滴剂型产品,易于哺喂、方便吞咽,单粒包装可使维生素AD不被分解,充分保证了补充效果。并且,人工合成的维生素AD制剂采用严格的药品制造流程生产,安全性远高于天然的鱼肝油制剂。通常,从宝宝出生15天之后,医生会建议父母每天给宝宝补充一粒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持续补充到宝宝3岁。

    那么,为何要选择AD同补呢?首先,维生素A对于宝宝的视力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可以维护上皮细胞完整性,提高自身抵抗力,但我国整体0-6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情况不容乐观,维生素A缺乏率为11.7%,亚临床缺乏率为39.2%,合计超过半数存在维生素摄入不足的情况;其次,天然食物中的维生素A、D十分有限,宝宝通过辅食摄入的维生素A、D含量较少,单纯依靠饮食摄取不能满足婴幼儿生长需要。因此,育儿专家和医生也都会建议宝宝要AD同补,即从出生15天开始每日一粒伊可新,并坚持到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