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目前,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虽然尽力避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但是效果却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没有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只有摆正位置,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意识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中存在着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的差异。因此学生的主体地位似乎很难把握,但也绝不能进入牵着学生鼻子转的误区。那种一节课下来学生将课文读了若干遍,师生问答也接连不断的做法,并不能证明教师的主导地位发挥得不错,它不是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优劣的根本依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有两大任务:一是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二是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操,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教师的责任就是通过每一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对知识点有个明确认识,掌握读懂类似文章的方法,而不是记住文章的字词句段及其他。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课文,是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小短文,结构紧凑,层次清晰,语言优美,内涵丰富。有写景的,有状物的,有记人的,有叙事的。每篇课文在写法上都有其独特之处。因此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要善于指导学生,启迪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脑去琢磨文章的写法特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意思。这样学生读出味道来了,自然就有了学习的兴趣。

  例如,小学语文第四册看图学文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具有科普性的童话故事,学生对课文内容很感兴趣。教师在讲解第二自然段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后面的三、四自然段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学,独立解答问题。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去想,去发挥,去创造,不断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和思维领域。要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向性。例如,教学《称象》一文,启发学生思考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称大象的体重,可想象几个情景,让学生动脑筋。如:①当时没有船。②附近没有足够的石头。③没有足够的人搬石头、称石头。学生也许会想出可笑甚至荒唐的办法,学生回答得是否合理不是关键,主要是要训练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举一而反三,由此而及彼。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起到主导作用呢?我想应从本人的基本素质人手。提高内涵,增强底蕴。

  一要不断丰富语言文字的知识底蕴,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丰富的阅读经验。因为教师对文章的理解是否深刻、处理教材是否恰当,对一些关键问题能否产生顿悟与灵感,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否琳漓尽致地发挥,关键就在于此。因此课文无论难易,教师都要做到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地把握关键所在。

  二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和敬业精神。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明确教学的根本目的,要理解和爱护学生,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创造力。紧密联系学生的实践,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同时教师要勇于吃苦,尽职尽责。下大力气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自己,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只有抓准切入点,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