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能观,超越智商的局限

  婴幼儿期是智能发展的敏感期,在这一时期对儿童进行科学的智能培养将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早期智力开发的问题受到极大关注。

  许多人都承认智能的实质是解决问题、适应生活的能力。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复杂多样的,因此,要求人们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去适应生活的挑战。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地重视传统智力测验所测量的智力,而这主要是以记忆、抽象逻辑推理、语言能力为主。

  不少父母、教师热衷于为孩子做智力测验,如果孩子智商(IQ)高则欣喜不已,以为他今后必定有成就;反之则感到沮丧,有的甚至借此来推卸教育责任。如此种种只注重少数几种能力,只注重儿童当前的智能发展水平,却忽视儿童智能的全面培养,忽视儿童潜能的开发,都会对他们智能的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那么,如何来促进儿童智能的发展呢?

  首先,应当树立新型的智能观,超越智商的局限。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元智能的观点正在取代传统的单一智能观。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新世纪里,高智能不仅包括逻辑分析能力、语言能力和记忆能力等方面,同时也包括实践操作能力、自我监控能力、创造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等多个方面。同时,大量事实表明,智能尽管受到遗传的影响,但是,环境和教育在智能的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智能是完全可以培养和开发的。在适宜的环境下,不仅正常儿童的智能可以提高,而且先天智力低下儿童的智能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潜能的开发远比评价、判定儿童当前的智能水平更为重要。

  其次,成人对儿童智能发展的期望应当是科学的。

  心理学中著名的罗森塔尔实验表明,积极的期望可以显著地促进儿童智能的发展。

  当儿童面临困难、疑惑,甚至失败时,如果父母充分肯定孩子的努力,积极提供必要的帮助,并通过眼神、手势、语言等多种方式把父母的积极期望传递给孩子,孩子就能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产生积极的成就动机和良好的行为,从而促进智能的发展。相反,如果父母不重视孩子从事的活动,或轻易地否定孩子的努力和能力,常常训斥孩子“笨”、“傻”,时间长了,孩子就容易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成就动机降低,并可能产生心理行为问题。当然,积极的期望并不等同于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望;否则,将成为压力和儿童与成人冲突的根源。

  再次,要了解智能的发展遵循用进废退的规律。

  开发儿童智能的主要途径在于多提供机会,使儿童在成人引导下,逐步自主地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在积极思考。不断实践、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头脑、提高智能。成人应当注意不要事事包办代替,因担心孩子受累、受挫而剥夺了他在日常生活中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同时,成人也要注意避免撒手不管,对孩子遇到的困难置之不理,因而使他可能由于缺少鼓励和支持而丧失努力的信心。

  儿童智能开发的具体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同时,每一个孩子的智能优势、智能活动又各具特点。父母、教师在与儿童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应该创造性地促进其智能发展。